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活动方案

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活动方案(精选3篇)

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活动方案 篇1

一、开展“出彩xx人”最美教师宣传推介活动

会同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继续开展“最美教师”宣传推介活动。组织各地、各学校通过深入寻找、发掘本地本校有代表性的、高素质的“最美教师”,展示基层教育工作者为党为国无私奉献、当好学生引路人的风采。将“最美教师”作为“出彩教育人”的突出代表,深入宣传展示“最美教师”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促进形成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开展师德教育主题征文、演讲比赛活动

围绕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准则,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与师德征文、演讲比赛活动,以朴实真切、内容真实的文字和言语,真情展现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比赛活动中评选出的获奖征文和优秀演讲作品,将在《教育时报》开辟专版予以刊登。

三、开展师德师风优秀案例评选

围绕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总体目标,突出师德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和有效性,挖掘遴选出一批具有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的师德师风优秀典型案例。结合省内优秀典型案例开发师德教育课程资源,在xx省师德建设宣传网宣传展示优秀师德建设成果。

四、开展师德先进典型学习宣传

发挥好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电视、报纸、网站、新媒体、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对我省近年来涌现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教育世家等师德先进典型进行持续深入宣传。挖掘师德先进典型“群体现象”背后的经验和规律,巩固提升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推进形成优秀教师持续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五、举办全省师德师风建设基地研修班

依托省内红色资源举办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师德师风涵养基地专题研究班,搭建师德教育交流平台,对师德建设工作提出建设性对策,探讨新做法、寻求新突破、构建新格局,推动师德建设内涵式建设。

六、组织教师职业行为准则专题培训

将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作为必修内容,纳入我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体系,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广大教师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准则内容。开展师德警示教育,组织广大教师讨论剖析原因,时刻对照检查自己的职业行为,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七、持续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

以教师节庆祝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建立学校、学生、家长及社会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完善师德评价体系,强化师德管理与考核,严肃查处各类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活动方案 篇2

一、组织机构:

组长:x

副组长:

组员:

二、活动主题:

敬业与奉献

三、目的意义

贯彻落实江苏省教育厅、教育工委《关于切实解决当前师德突出问题的通知》、常教工〔20xx〕17号)和溧教工(20xx)6号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要求,以促进教育行风建设和树立教育行业良好形象为出发点,在前三个师德建设月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工作,全面提升教职工职业道德素养,以“敬业与奉献”为主题,不断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培养造就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勇于开拓、务实进取的教师队伍,为推进华光教育的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四、活动安排

1、培训学习。八月底和九月初,利用教工大会,宣传贯彻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溧阳市教育工会《关于开展第四个师德建设月活动的通知》精神,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关于在全省教育系统深入开展“践行师德创优争先、办人们满意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等法律法规和文件,促成广大教职工进一步熟知法规条文内容,开展一次师德建设大讨论活动,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努力打造一支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2、在第2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校长室、工会、德育处将利用教工大会、宣传橱窗开展表彰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年度考核优秀教师的活动。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树立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新形象,突出宣传学习身边的榜样,引导大家从点滴做起,从日常工作做起,以实际行动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

3、学校校长室、工会举办庆祝第27个“教师节”座谈会,颂扬教师的崇高职业,引导大家畅谈职业理想,重温当年就职誓言,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和人格魅力,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4、总结交流20xx学年度“168”爱生行动中的先进事迹,挖掘典型案例,做成宣传展板,分期分批展示 “168”爱生行动先进个人的先进事迹;部署好20xx学年度的爱生行动。对学困生、贫困生、留守儿童、外来工子女等弱势群体实行定人帮扶,从心灵上关爱,学习上帮助,经济上资助,生活上照顾,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圆满完成学业。

5、认真组织开展师德师风论坛活动。在肯定师德师风建设成绩的同时,认真剖析查找本校存在着的有悖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现象,对于确实存在的问题,要针对性采取措施,切实加以整改,跟踪评价。

6、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为增强广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工会、德育处将举行以“争做师德模范,树立良好师表”为主题的青年教师师德演讲会。评选师德演讲一等奖3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2名。

7、继续协同德育处在各班开展“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的主题班会活动、黑板报宣传活动,评选本年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活动。

8、开展师德建设月总结评比活动,评选校级师德模范、爱生模范、“168”爱生行动先进个人并上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活动方案 篇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初心使命,坚持内涵发展,大力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农业大学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xx〕4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发〔20xx〕19号)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尊师重教,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好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

二、目标任务

经过5年左右努力,建立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健全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使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全校上下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教师主动应用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工作。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不断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到2035年,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师管理体制机制,实现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养造就一支以教育家型教师为引领、卓越教师群为代表、大批骨干教师为中坚的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三、具体措施

(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1.坚持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党管教师队伍。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执教,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作用,确保校、院两级党委牢牢掌握教师队伍建设的领导权,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组织、人事部门、各院级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在教师的引进、培育、考核、晋升、评优、奖励等工作中把好政治关,确保教师政治立场坚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教师党支部建设,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每位教师党员。加强党风廉政教育,积极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营造教师廉洁从教的良好氛围。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定期开展教师党支部书记轮训。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2.加大思政工作力度,健全党委领导、党政同责、齐抓共管、上下联动的体制机制,建立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协同机制。注重因时而新、因事而新,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吸引力、感召力和实效性。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及时充实健全思政工作领导小组、课程思政指导委员会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院两级党委书记亲自抓、经常抓。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建立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常态化为学生讲授《形势与政策》专题教学制度。把校史校情教育作为新进教师入职培训的重要内容,激发广大教职工爱校兴校、兴农事农的热情,大力弘扬学校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

3.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传播与教育,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发展的经费投入,培养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的青年骨干和名家名师。落实《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规(20__-20__)》,明确思政队伍建设目标和举措,提升思政队伍质量层次。着力引进建好辅导员队伍,畅通职业发展渠道,构建结构合理、总数适量、素质优良的辅导员队伍。

(二)落实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

1.立德树人,注重师德培养。以“青年教师培育工程”为载体,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在“师德讲坛”、“名师座谈”、“教学展评”、“青年教师助教工作”、“廉洁从教”等活动中,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积极推进师德传承。

2.培育典型,加强师德宣传。着力发挥校园文化精神的浸润熏陶功能,将校情、校史教育融入教师入职教育,增强教师自信心、自豪感,形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良好局面。邀请高校师德典型、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等来校讲座,倡导学习先进典型的浓厚氛围。以教师节等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依托校园媒体,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引导激励广大教师见贤思齐。设立“大北农教学精英奖”、“大北农教学标兵奖”、“大北农优质管理奖”等,定期评选校级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形成尊重教师、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积极开展教学竞赛和观摩等公开示范教学活动,以老带新、以“赛”促教。

3.健全制度,完善师德考核。完善教师资格认定工作实施方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绩效工资实施方案等制度,在职称评聘中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将师德师风考核为教师年度业绩考核的首要内容。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责任追究制,与领导履职晋职、评优评先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制,突出师德师风建设在教学科研类单位工作的基础地位。

4.加强教育,强化师德监督。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加强“违规收受红包”整治工作,建立健全举报监督体系。加大信访核查力度,完善案件线索管理制度,以案件查办推动“师德师风”问题治理常态化。加大课堂教学纪律的抽查力度,强化师德监督。严厉查处师德失范典型案件,建立约谈机制和教师师德师风信用体系,推行师德考核负面清单制度,完善诚信承诺和失信惩戒机制,着力解决师德失范、学术不端等问题,提升教师法治素养,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依法从教意识。

(三)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1.建立健全教师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发挥教师发展中心的平台作用,持续提高教师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灵活度,提高教学效果。对青年骨干教师设立教学研究专项,资助青年教师对授课课程进行设计研究,着力打造精品课堂。以活动、计划和项目为载体,利用团队合作机制,创建新的交流互助平台,组织资深教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结对研究教学,形成教学团队,将专家引领与团队互助相结合,助推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竞赛和展示活动,搭建青年教师教学锻炼、交流学习、展示风采的平台,促进青年教师相互学习,鼓励青年教学能手脱颖而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实施常态化教师发展培育计划。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着力发挥指导老师的业务“传帮带”作用,注重让青年教师在学科团队中成长,原则上新入职教师应安排进入学术科研团队,加强对青年教师助教制实施情况的考核监督。拓宽对外人文交流渠道,将境外培训研修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与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项目建设相结合,鼓励和支持优秀青年教师申报国家公派出国访学项目。鼓励教师国内访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前往国内大中型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参加国内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完善过程管理和考核监督机制,使其能够真正提高学术研究能力。

3.重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实施辅导员队伍标准化建设,选拔思想品德好的博士生担任辅导员,将辅导员培训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和干部队伍培训整体规划;落实辅导员“双重身份、双线晋升”政策,健全完善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单独条件和政策;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专项支持力度,引导鼓励辅导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提高其职业发展能力。

4.完善优秀人才聘任与引进的政策机制。修订并执行系列教师队伍岗位管理措施,不断提高人才待遇,吸引更多高层次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来校工作。进一步完善“柔性引进”机制,通过设立梅岭学者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兼职教授等非全职岗位,引进学科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和学术大师。继续发挥校聘“首席教授”、“未来之星”、“青年教授”、“青年副教授”等人才岗位引才、聚才、育才的良好作用,促进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实施创新人才(团队)培育计划,对中青年骨干教师实施3年一周期的综合培育,培养造就一批本土化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人才。

5.做好高层次人才队伍梯队建设。着力营造高层次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优良环境,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青年骨干教师,在职务评聘、科研条件、团队建设中加大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支持、跟踪培养,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培育青年拔尖人才,提高入选国家级、省级人才项目数量。发挥二级单位的主导作用,严格做好人才工作考核述职,突出教书育人的成效考核。

(四)不断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1.严格师资队伍准入制度。严把教师选聘入口关,实行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重考察。将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和青年教师助教工作作为认定教育教学能力、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优先聘用具有知名高校学习工作和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博士进入教师岗位。探索实施师资博士后制度,完善师资博士后培养方案,做到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同步提高,业务培训与师德培养同向推进。

2.拓宽优秀人才招聘渠道。加大引才宣传力度,积极拓展引才渠道,着力落实进人要求。加大海外人才招聘力度,探索加大与海外学联组织的联系交流,扩大学校影响力。举办学术论坛,邀请海外优秀青年学者来校访问,为青年人才计划申报储备人选。发挥现有人才及及校友资源,广开路径、畅通信息,以才引才。及时掌握国家、省市等人才工作政策,在引才奖补、人才服务等方面争取支持。

3.细化实施教师分类管理。按照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等不同岗位,对教师分类管理,进一步完善多元化的师资考核评价体系、职称晋升、专业技术分级标准。教师职称晋升坚持以德为先,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4.优化教师的考核制度。引导广大教师将工作的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学生。针对不同类型、层次、岗位的教师,制定不同的考核评价指标,考察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研究、教学任务完成情况,考察科学研究和成果运用情况,实施代表性成果制度。注重考核结果运用,聘期考核评价的结果作为教师聘任、薪酬、奖惩等重要依据。

(五)不断增强教师归属感和获得感

1.推进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科学构建薪酬激励机制,坚持“按劳分配、以岗定薪、优劳优酬”的原则,重点向一流人才和一线教师倾斜,探索二级单位的考核及分配自主权,切实增强师资队伍活力。按国家规定执行保障教师依法取得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完善适应教学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优化基础性绩效工资在绩效工资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对教学型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

2.切实解决教师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院级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应切实关心教师尤其是青年人才的成长发展。花大气力帮助解决其教学能力提升、工作条件改善、团队融入合作等实际问题,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大力支持附属中学、保育院的建设,切实帮助青年教师解决子女教育问题。

四、强化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教师队伍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实抓好。学校党委每学期至少研究一次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及时研究解决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教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部门协调沟通机制,形成学校统筹、部门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统筹管理、规划和指导,制订相关政策和措施。教学单位要结合学科发展状况,科学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科学分析研究优秀人才特别是高层次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引进和培育的具体对策,建立适合学院发展需要的人才工作机制。

2.加强经费保障。优化经费投入结构,优先支持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紧迫的领域,重点加强教师待遇保障、专业素质能力提升。严格经费监管制度,规范经费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落实考核督导。建立教师队伍建设与人才工作定期督导检查制度。明确院级领导班子成员在教师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育工作中的职责,确定目标责任,完善激励和问责制度,把教师队伍建设与人才引育工作作为学院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的重要参考。